明港酉铝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guī)速遞

  • 對格老秀斯《戰(zhàn)爭與和平法》中譯本的再次評注

    [ 宋飛 ]——(2009-3-10) / 已閱27303次

    對格老秀斯《戰(zhàn)爭與和平法》中譯本的再次評注

    宋飛


      自從2006年相繼發(fā)表《格老秀斯法學思想研究》、《評格老秀斯<戰(zhàn)爭與和平法>中譯本 ——兼與何勤華先生商榷》二文后,又看到網(wǎng)友物我為一的《格老秀斯<戰(zhàn)爭與和平法>第一章中的自然法(二)》和學者高全喜的《格老秀斯與他的時代:自然法、海洋法權(quán)與國際法秩序》(高教授比我多看了兩本格老秀斯的著作:即張乃根翻譯的《捕獲法》和宇川翻譯的《海洋自由論》),感覺格老秀斯《戰(zhàn)爭與和平法》中譯本的問題遠遠沒有說完,于是就萌生創(chuàng)作此文的想法。
      筆者這一回主要從圣經(jīng)例證和人名注解兩個方面來對何勤華先生組織翻譯的格老秀斯《戰(zhàn)爭與和平法》中譯本進行再次評注。
      首先談戰(zhàn)爭法案例內(nèi)容與圣經(jīng)故事的例證!稇(zhàn)爭與和平法》內(nèi)容中涉及的羅馬戰(zhàn)爭法案例,徐國棟教授在《“一切人共有的物”的概念的沉浮—— “ 英特納雄耐爾” 就 一定 要 實現(xiàn)!》、《從客體到主體——國家觀念小史》、《李維時代羅馬人民的跨民族法體系》、《萬民法諸含義的展開——古典時期羅馬帝國的現(xiàn)實與理想》這四篇論文(均收錄到他的個人文集《羅馬法與現(xiàn)代意識形態(tài)》)中,大多已經(jīng)談及,讀者可以留意。這里我只談《戰(zhàn)爭與和平法》中戰(zhàn)爭法案例內(nèi)容與圣經(jīng)故事的例證。正如我在《格老秀斯法學思想研究》一文中寫道的:“格老秀斯對圣經(jīng)的開創(chuàng)性國際法研究,使得其后的學者將這種研究方法加以延續(xù),而人為地促成圣經(jīng)成為近代國際法的理論基礎(chǔ)。”我在這里就結(jié)合《圣經(jīng)故事》(段琦編著,譯林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作一個簡單圖示給大家看看,圖示如下:

    《戰(zhàn)爭與和平法》 《圣經(jīng)故事》
    該隱殺弟、上帝寬恕 見該書第56、57頁 見該書第8——9頁
    亞伯拉罕抗擊四王 見該書第57——58頁 見該書第14——15頁
    摩西與亞瑪力人 見該書第58頁 見該書第61頁
    希西家抗擊亞述 見該書第119頁 見該書第164——165頁,又見該書第185——186頁
    摩西向以東、亞摩力 見該書第134頁 見該書第70——71頁
    借道
    耶弗他與阿莫尼 見該書第152、410頁 見該書第96——97頁
    特人、亞捫人
    亞述大將拉伯沙基與 見該書第260頁 見該書第164——165頁
    希西家
    大衛(wèi)殺死哥利亞 見該書第273頁 見該書第120——123頁
    非利士人要求希 見該書第318頁 見該書第101頁
    伯來人交出薩姆森
    約書亞幫助基遍人 見該書第348頁 見該書第81——82頁
    亞伯拉罕保衛(wèi)勞特 見該書第351頁 見該書第15頁
    亞伯拉罕(也作 見該書第363頁 見該書第14頁
    “亞伯蘭”)與薩拉
    耶穌離開船只 見該書第364頁 見該書第243——244頁
    保羅與提摩太 見該書第364——365頁 見該書第328——329頁
    約書亞攻打艾城 見該書第365頁 見該書第78——80頁
    先知艾利莎的例子 見該書第372頁 見該書第160頁
    亞伯蘭的史跡 見該書第406——407頁, 見該書第15——16
    又見該書第452頁 頁
    雅各與約瑟 見該書第407頁 見該書第48頁
    大衛(wèi)與亞瑪力人 見該書第410頁 見該書第130——131頁
    大衛(wèi)與撒母耳的 見該書第436頁 見該書第125頁
    故事

      關(guān)于上述表格中涉及的具體案例,讀者們可以仿照徐國棟教授在《羅馬法與現(xiàn)代意識形態(tài)》中的案例分析法進行自行研究。我就不再一一贅述了。
      下面我將介紹《戰(zhàn)爭與和平法》中譯本中的人名注解問題。個人覺得何勤華先生組織的注解做得恨不詳細,對于一些工具書(如《辭!、《簡明社會科學詞典》)上查不到的人名解釋得太簡單了。大家都是搞人文科學的,因此我對地名沒有作過多計較,主要只談人名問題,詳解如下:
     。ㄒ唬⿵闹凶g本第46頁開始看。對注解14,我認為弗羅倫丁(Florentinus)是公元222年前后活躍的古羅馬法學家;對注解19,我認為保羅大致死于公元222年;對注解26,我對其生平進行了擴充:“拉克坦西(Lactantius,260—330),基督教護教士,被譽為’ 基督教的西塞羅’, 拉丁教父中著作流傳最廣的一位,著有《天父的工程》(304—310寫成)、《神圣教規(guī)》、《論迫害者之死》等作品,他的思想為古羅馬君士坦丁大帝建立基督教帝國奠定了基礎(chǔ)”(又見該書第314頁注解2);對注解37,我認為通說譯為“羅得島的安德羅尼柯”,他是約前1世紀的逍遙派學者;對注解32,我要提醒讀者的是,狄奧.克里索斯登(Dion chyrysostom)的生平在該書第101頁注解24中得到了詳細詮注;對注解33,我想指出的是,阿那克薩克斯生活在前356—323年間;對注解36和37,我指出查士。↗ustin,約100——約165)是基督教第二代護教士,以雄辯而聞名。查士丁可算是第一位接受基督教的哲學家。在接受基督教前,他遍尋智理,對希臘哲學認識很深,特別是當時的柏拉圖主義。因此他日后所寫的兩卷《辯道》(Apology)不單對當時對基督教的攻擊有效地處理,更將基督教的信仰清楚并具哲理思辨地表達出來。他第一卷的《辯道》是寫給羅馬皇皮雅斯大帝的。他向皮雅斯解釋,一般人認為基督徒是無神論者,并以為他們不道德,完全是一種誤解。他向這位皇帝陳述基督徒所信的神是獨一的真神,他們的信仰比當時民間的迷信如何更合乎理性。同時他更以基督徒嚴謹清潔的生活,以表示基督徒在道德上實高于非信徒。他針對猶太人而寫的《與猶太人特里豐的對話》(Dialogue with Trypho the Jew)使人驚異他對舊約圣經(jīng)深邃的掌握。猶太人特里豐表示不能接受基督教的兩大原因,乃在于基督徒不守摩西的律法,更有甚者就是他們竟以一個人--耶穌--作為神來尊奉。查士丁于是以舊約圣經(jīng)為基礎(chǔ),向特里豐解釋摩西的律法及先知的講論如何在基督身上成全,并且以基督的教訓(特別是登山寶訓為總結(jié)),對當時的猶太人來說,《與猶太人特里豐的對話》的確極具說服力。特里豐與查士丁是同時代的人;對注解38,我對其生平進行了擴充:“摩西.邁摩尼德斯(1135—1204),西班牙出生的猶太哲學家,醫(yī)生,中世紀最偉大的猶太學者。他認為:盡管君主國的有用性和正當性值得質(zhì)疑,猶太國家合適的統(tǒng)治最終是君主制統(tǒng)治。那樣的統(tǒng)治是由世俗的和神圣的兩把劍組成。每一種統(tǒng)治也必然包含民主制、貴族制和君主制的要素。在世俗混合統(tǒng)治中居于最高地位的是摩西一類的人物;摩西是統(tǒng)治以色列的第一個王者。在神圣統(tǒng)治中居最高地位的是一位先知。”(轉(zhuǎn)引自《政治哲學史》上冊,[美]列奧.施特勞斯、約瑟夫.克羅波西主編,李天然等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對注解48,我對其生平進行了擴充:“亞歷山大的克雷芒(Clemens Alexandrinus,約150一約215),基督教希臘教父,生于雅典的異教徒家庭,曾加入神秘宗教,后到處游學,在亞歷山大接受潘代努(Pantaenus,?——約190,古代基督教學者)的影響而皈依基督教,并在潘代努之后繼任亞歷山大教理學校校長。克雷芒認為,哲學是歸向基督的預備,古代先哲都曾受圣靈感動而有深知睿見?死酌⒗^承并發(fā)揚了亞歷山大學派寓意釋經(jīng)法傳統(tǒng),主張圣經(jīng)的字句后面隱伏著更深的含義。他的主要著作有《給新受洗的人》、《對希臘人的勸勉》、《導師基督》和《雜記》等”;對注解49,我對其生平進行了擴充:“伊皮法紐(Epiphanius),盛年約在公元四世紀,著名的諾斯替主義者。習慣上被稱之為撒拉米的伊皮法紐(Epiphanius of Salamis),是最后一位對諾斯替派的思想進行廣泛論述的哲學家,宗教學家”。

      (二)從中譯本第78頁開始看。對注解4,我對其生平進行了擴充:“蓋蘭(Galen,129—199),通說譯作加倫,古羅馬時期的希臘解剖學者、哲學家,希波克拉底之后的名醫(yī),希臘醫(yī)學的集大成者,重視解剖學在醫(yī)學上的地位,奠定西方解剖學的基礎(chǔ)。在數(shù)學、哲學和邏輯學方面也有造詣。129年生于小亞細亞的帕加馬 (今土耳其),199年卒于羅馬。17歲開始學醫(yī),曾在希臘和埃及等地學習解剖,28歲時回帕加馬行醫(yī)。曾做角斗士的保健醫(yī)生。公元162年到羅馬,因其名聲顯赫,被羅馬帝國皇帝任命為侍醫(yī)。此時期寫出大量著作。蓋蘭在羅馬居住了30多年,進行醫(yī)療、研究和教學工作直至逝世。蓋蘭既重視理論知識,也很重視實際經(jīng)驗。他做了大量動物解剖;由于當時禁止解剖人體,所以他所解剖的多是豬和臾猴。即便如此,他仍發(fā)現(xiàn)了許多前人未知的現(xiàn)象,尤其是在肌肉、腦神經(jīng)、心血管方面曾進行活體解剖實驗。對呼吸、脈搏的機械作用及大腦、脊髓、腎、胸部、腹部器官的功能也有研究。他認為食物在胃腸中被消化成乳糜,被吸收至肝臟,而后形成血液,再由血管流出營養(yǎng)全身,變成筋肉,認為肝是血管系統(tǒng)的中心。并提出靈氣說,認為靈氣總司生命。相信希臘的四體液學說。他創(chuàng)制的許多復方被稱為"加倫制劑",至今應用簡單的物理方法制備的制劑仍沿用此詞。他還建議用食物和氣候療法治療癆病。加倫認為好醫(yī)生應是哲學家,他的哲學思想既有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又有明顯的目的論觀點。由于中世紀歐洲教會的封建統(tǒng)治,將權(quán)威神圣化,他的正確的和錯誤的觀點都被重復引用,統(tǒng)治歐洲達1400多年。加倫的著作范圍廣泛,數(shù)量也多,許多作品(尤其是哲學和文學作品)已遺失。重要著作有《論解剖操作程序》、《論醫(yī)學經(jīng)驗》、《論自然力》等。 有的書上說他著有《希波克拉底和柏拉圖的學說精義》,提出了惡液質(zhì)唯心學說,該學說統(tǒng)治醫(yī)學史1500余年。提到病人在接觸花草后,引起噴嚏發(fā)作的現(xiàn)象。記錄了鴉片可以治療的疾。侯^痛、目眩、耳聾、癲癇、中風、弱視、支氣管炎、氣喘、咳嗽、咯血、腹痛、黃疸、脾硬化、腎結(jié)石、泌尿疾病、發(fā)燒、浮腫、麻風病、月經(jīng)不調(diào)、憂郁癥、抗毒以及毒蟲叮咬等等疾病。脊柱側(cè)凸(scoliosis)在希臘語中意為"彎曲"最早由他提出,動脈瘤在英文中有一個專有名詞“aneurysm”, 其希臘語原意是“擴張”, 這個概念最早來源于他,他在對猿類及其他動物進行解剖學研究的基礎(chǔ)上描述道“當動脈發(fā)生擴張后,這種病變叫做動脈瘤(aneurysm),如果動脈瘤破裂,往往會發(fā)生致命的出血”。他還曾觀察到抑郁的婦女比樂觀的女性更易患癌癥。”(該書第89頁曾提到);對注解7,我想指出的是波洛修斯(又譯作貝若蘇,Berosus the Chaldean/Berossus,?-約 前250 B),他是巴比倫-希臘歷史家、占星家暨哲學家,巴比倫馬杜克神的祭司。公元前2世紀(或前3世紀中期)用希臘文編寫《巴比倫-迦勒底史》,記有巴比倫關(guān)于創(chuàng)世和洪水的神話。原書共3卷,已佚,僅于約西法斯和尤西比烏的史書中保存片段。后世發(fā)現(xiàn),一些署其名的著作多系偽托;對注解15,我想指出的是該羅馬法學家赫莫吉尼亞生活在公元314—324年間;對注解23,我對其生平進行了擴充:“阿格里巴(Agrippa,前63-前12年),屋大維的部將、密友、女婿,蓋尤斯的岳父,是著名的古羅馬將軍和國務(wù)活動家,曾指揮亞克興海戰(zhàn),打敗安東尼和埃及艷后的聯(lián)合艦隊。多次出征,屢立戰(zhàn)功,由他負責設(shè)計并施工了羅馬許多大規(guī)模的建筑工程,尤以萬神殿和水管道的建造而聞名遐邇。”(又見該書第450頁注解5);對注解25,我對其生平進行了擴充:“阿諾比烏(Arnobius,又作阿諾比尤斯),基督教護教士,拉克坦西的老師,公元300年左右寫有《駁異教者論》”;對注解28,我對其生平進行了擴充:“阿特那哥拉(Athenagoras,通說譯作雅典納哥拉),早期基督教護教士,公元2世紀的早期科普特教會主要思想家”; 對注解29,我對其生平進行了擴充:“塔提安(Tatian,也作達提安),早期基督教護教士,查士。s100——約165)的學生”; 對注解39,我對其生平進行了擴充:“維吉提烏(Vegetius,也作魏及帝),著有《羅馬軍制論》,是西方最古老的兵書,對羅馬軍事進行總結(jié),發(fā)明了跳馬這個體操項目”。

     。ㄈ⿵闹凶g本第101頁開始看。對注釋6,我對其生平進行了擴充:“安提阿大王,也作安條克三世(前242~前187年) ,別名安條克大帝(Antiochus the Great),塞琉西王國國王。在平定小亞細亞總督阿凱夫斯的叛亂(前213年)后,他發(fā)動東進戰(zhàn)役(前212~前205年),一直打到印度。與亞美尼亞逐步建立和平的同盟關(guān)系,并繼續(xù)對拒不投降的安息(Parthia)和大夏(Bactria)用武。托勒密四世(Ptolemp IV)死后,安條克與馬其頓的君主腓力五世訂立密約,瓜分托勒密帝國除埃及以外的領(lǐng)地,安條克獲得南部和東部的土地,其中包括巴勒斯坦(前202?年)。后來他出兵埃及,最后于前195年締結(jié)和約,取得了敘利亞南部和小亞細亞的領(lǐng)土。他允許迦太基的漢尼拔(Hannibal)到他的宮廷,此舉引起羅馬方面的不滿,他為了保護埃托利亞同盟而與羅馬動武,在馬格內(nèi)西亞(Magnesia)戰(zhàn)役中被羅馬軍隊徹底打。ㄎ髟189年),被迫放棄了歐洲、小亞細亞西部,但仍保有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及伊朗西部地區(qū)。安條克最后在蘇薩附近強索貢品時被人刺殺”,也見該書第417頁注釋21;對注解15,我對其生平進行了擴充:“斐羅斯特拉圖(Philostratus,大斐羅斯特拉圖),古希臘傳記作家,在公元2世紀續(xù)寫了《名人傳》”;對注解15,我對其生平進行了擴充:“安波羅尼,(Apollonius,通說譯作阿波羅尼,(約前262~約前190),生于愛奧尼亞(今土耳其 Antalya),卒于埃及亞力山卓。繼歐幾里得后,最重要的希臘幾何學家,著有《圓錐曲線》(Conics)。他在年輕時即到亞力山卓隨歐幾里得的學生研習幾何學,并一直在該地任教。他的其它生平限于史料,多半不詳,只能從他所著《圓錐曲線》的序頁與時人一些記載,略知一二。《圓錐曲線》全書共八冊,只有前七冊傳于世。今日大家熟知的 ellipse(橢圓)、parabola(拋物線)、hyperbola(雙曲線)這些名詞,都是他所發(fā)明的;不過他對這些二次曲線的定義大不同于現(xiàn)在高中數(shù)學課本的方式,而是將這些曲線一統(tǒng)為平面在圓錐面上的截痕(線),這也是圓錐曲線一詞的由來。《圓錐曲線》的前四冊,除了少數(shù)他自己的結(jié)果外,大部分是歐幾里得或之前的幾何學家已經(jīng)知道的基本性質(zhì),他只是將這些材料整理得更完備。不過五到七冊,則是他獨創(chuàng)的天才之作,他討論這些曲線的法線,并由此決定曲率中心,并得到這些曲線的 evolute(漸屈線)。除了《圓錐曲線》,據(jù)(Pappus)說他還曾經(jīng)寫下其它重要的幾何著作,今天我們大部分得透過10世紀回教數(shù)學家的記載來追索它們。他的另一個重要的貢獻是為希臘天文學打下數(shù)學基礎(chǔ),使用幾何模型來解釋行星運動,熟練地運\用偏心圓 (eccentric) 與周轉(zhuǎn)圓(epicyclic) 運動來分析行星的運行。另外,他還曾經(jīng)討論平行光線聚焦的光學問題。說明應使用拋物面鏡而非時人所相信的圓球鏡,才能取得聚焦的效果”;對注解18,我對其生平進行了補充:“通說譯為尤美尼斯(Eumenes,公元前362—前316),亞歷山大的部將”; 對注解27,我對其生平進行了補充:“通說譯為萊喀古士(Lycurgus,約前396—前325,一說前八世紀斯巴達締造者),古希臘斯巴達的演說家和立法家”; 對注解33,我對其生平進行了補充:“蘇東尼,又譯為斯維都尼亞(Suetonius,70—160),古羅馬克勞迪大帝時的歷史學家,著有《羅馬十二帝王傳》”;對注解34,我對其生平進行了補充:“維雷烏斯,又譯為維利尤斯.帕特丘拉斯(Velleius Paterculus),古羅馬時期的希臘歷史學家,著有《簡明的羅馬史》”,也見該書第439頁注釋1;對注解35,我對其生平進行了補充:“馬羅波都,又譯為馬羅博杜斯(Maroboduus), 日耳曼國王,曾建立起其個人對人民的專制統(tǒng)治。大約在公元前9年前后,他曾率領(lǐng)馬科曼尼人離開他們在美因河流域的家園,遷往波希米亞定居下來。他以波希米亞為基地,征服了散處于易北河與維斯杜拉河之間的許多日耳曼族,包括塞姆農(nóng)人、倫巴底人和盧基人(Lugii)。但在公元17年時,切魯西人與一些馬科曼尼人里應外合,對馬羅博杜斯發(fā)動進攻,推翻其統(tǒng)治,并把他驅(qū)逐到羅馬帝國境內(nèi)!睂ψ⒔36,我對其生平進行了擴充:“狄奧多拉斯(Diodarus Siculus),即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Διόδωρος Σικελιώτης)前1世紀古希臘歷史學家,著有世界史40卷,存世15卷。據(jù)狄奧多羅斯自述,他生于西西里的 Agyrium(今 Agira)。除了他自己的著作 Bibliotheca historica,古文獻中關(guān)于其生平活動鮮有記載。只有耶柔米在 Chronicon(《紀年史》)中亞伯拉罕1968年(前49年)下記有:“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希臘歷史作家,享盛名”。其作品的英譯者 Charles Henry Oldfather 則提到古 Agyrium 留下的僅有的兩塊碑銘中的有一塊(I.G. XIV, 588)即“狄奧多羅斯,阿波羅尼奧斯之子”的墓志。狄奧多羅斯著有世界史 Bibliotheca historica(《歷史叢書》)四十卷,共三部分。首六卷按國別分別介紹古埃及(卷一)、美索不達米亞、印度、塞西亞、阿拉伯(卷二)、北非(卷三)、希臘及歐洲(卷四至卷六)的歷史與文化。第二部分(卷七至卷十七)記述自特洛伊戰(zhàn)爭以來下至亞歷山大大帝的世界歷史。第三部分(卷十七以后)記述亞歷山大以后的繼業(yè)者至前60年或前45年愷撒發(fā)動高盧戰(zhàn)爭。(狄奧多羅斯如他在他著作的開篇曾說要寫高盧戰(zhàn)爭,但結(jié)尾已散佚,所以他是否談到高盧戰(zhàn)爭并不清楚。有跡象表明,前60年后,他因年邁而不再寫作。)他以 Bibliotheca 作為書名以表明此書乃是綜合各種史料集結(jié)而成。他提到曾征引的著者有赫卡泰戊斯(Hecataeus of Abdera)、克特西亞斯(Ctesias of Cnidus)、埃福羅斯(Ephorus)、泰奧彭波斯(Theopompus)、en:Hieronymus of Cardia、薩摩斯的杜里(Duris of Samos)、en:Diyllus、菲利斯托斯(Philistus)、提麥奧斯(Timaeus)、波利比奧斯及波希多尼!

      (四)從中譯本第120頁開始看。對注解5,我對其生平進行了擴充:“伊利安(也作艾利安、克勞狄烏斯•埃利亞努斯,claudius aelianus,175-235)。古羅馬時期的希臘作家兼修辭學教師,雄辯家,其著作包括《論動物本質(zhì)》(De Natura Animalium)。提及母獨角獸的存在,還提及卡托布雷帕斯(Catoblepas),是一種體型中等的食草生物,體型如人們飼養(yǎng)的公牛一般大小,長著濃厚的鬢毛,目光狹隘,眼睛里充滿血絲,粗糙的眉毛。在埃里亞努斯的描述中,該生物的目光并不致命,但是它呼吸出的氣體是劇毒,因其總是以劇毒植物為食。根據(jù)后人的猜測,他所描述的生物極有可能是角馬/牛羚,一種南非產(chǎn)的象牛一樣的大羚羊。他還著有《歷史雜記》”;對注解13,我對其生平進行了擴充:“塞米勒米斯(Semiramis),傳說中的亞述帝國女王,原型是公元前九世紀亞述王沙姆什•阿達德五世(Shamshi Adad V,在位公元前823年~公元前811年)的王后,在其子阿達德•尼拉里三世(Adad Nirari III,在位公元前810年~公元前783年)繼位初始攝政”;對注解15,我對其生平進行了擴充:“克來阿克斯,也作克利爾庫斯(Clearchus ,前5世紀中葉出生——前401年間活躍),追隨小居魯士遠征的希臘將領(lǐng)斯巴達人,后來被波斯總督提薩佛涅斯殺害。”對注解16,我對其生平進行了擴充:“格留斯(也作奧拉斯•哲利阿斯,Aulus Gellius,公元2世紀活躍),古羅馬作家、法學家,拉丁語語法權(quán)威,著有《阿提卡夜話》”;對注解19,馬利亞斯,通說譯作馬略(Gaius Marius ,約公元前157~前86),古羅馬統(tǒng)帥,政治家,很多工具書里均有記載;對注解20,赫里奧多拉斯(Heliodorus,公元3世紀活躍),古希臘浪漫傳記作家,著有《埃修匹加》(又譯作《伊昔歐比亞人的故事》);對注解23,卡里斯特拉圖(Callistratus,公元4世紀活躍),雅典人,古希臘雄辯家、政治家,曾被馬其頓國王帕迪卡斯三世來改革馬其頓的經(jīng)濟和稅收系統(tǒng);對注解24,魯提利烏斯(也作P.魯提里.魯弗斯,Publio Rutilio或 Rutilius Rufus,前118—前105年間活躍),古羅馬法學家;對注解25,提摩克拉底(Timocrates),古希臘政治家,曾與德摩斯提尼辯論,一個是羅得島人,曾被波斯派往希臘游說那些反對斯巴達的希臘城邦組成反斯巴達的同盟。還有一個是雅典人參加簽訂尼西阿斯和約(前369),及五十年同盟條約(前372)。

     。ㄎ澹⿵闹凶g本第143頁開始看。對注解3,我對其生平進行了擴充:“馬克拉比(通常譯作馬克羅比烏斯,Macrobius,Ambrosius Theodosius),拉丁語法學家和哲學家,著有《農(nóng)神節(jié)》(Saturnalia)。生平不詳。可能曾在西班牙任古羅馬執(zhí)政管的總督(399),在非洲任地方總督(410)。還對西塞羅《論國家》一書中的《斯齊皮奧之夢》進行注釋”; 對注解8,艾索克里提斯(Isocrates),即伊索克拉底(前436—前338),古希臘雄辯家、修辭學家,著有《頌歌》,很多工具書里均有記載;對注解14,我對其生平進行了擴充: “阿吉斯拉斯(Agesilaus II),也作阿偈雪勞、阿格西勞斯二世 ,前444~西元前360年,斯巴達國王(前399~前360年在位)。在斯巴達君臨整個希臘的時期(前404~前371年),他幾乎一直統(tǒng)率著軍隊。他是歐里龐提德家族(Eurypontid family)的一員,在斯巴達與波斯作戰(zhàn)時,因來山得(Lysander)的幫助而取得王位。他在科林斯戰(zhàn)爭(Corinthian War,前395~前387年)中擊敗了底比斯、雅典、阿戈斯(Agos)和科林斯(Corinth)的聯(lián)盟,卻在前394年與波斯的戰(zhàn)役中失掉了希臘中部的一些領(lǐng)地。他強迫底比斯解散波奧蒂亞聯(lián)盟(Boeotina League),但在后來又對波奧蒂亞(前371年)和底比斯(前370、前361年)發(fā)動戰(zhàn)爭。這二次戰(zhàn)役的失敗造成斯巴達霸權(quán)的結(jié)束。阿格西勞斯二世后去埃及,擔任埃及王的傭兵,在歸國途中去世”,也見該書第424頁注釋3;對注解16和19,萊桑德即“來山得(?—前395)”,塞門即“西門(前512——前449)”;對注解18,加拉斯(Caius Sulpicins Gallus),古羅馬護民官,曾參加皮德拉會戰(zhàn);對注解24,狄米多留(Demetrius),也作狄米提流斯,公元前4—前3世紀塞琉古國王安條克之子,也見該書第418頁;對注解27,埃拉托斯提尼斯,即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約前276~約前194)古希臘地理學家,天文學家,數(shù)學家和詩人。因創(chuàng)用地理學(geographica)一詞,在西方被稱為地理學之父。生于昔蘭尼,卒于亞歷山大。曾在亞歷山大城圖書館任職。他認為地球是一個橢圓形球體,最早實地測量和計算地球的大小。他假定賽伊尼(今埃及阿斯旺)和亞歷山大兩地處于同一子午線上(實際相差3°),從兩地在夏至日太陽陰影長度的比值,算出兩地子午線弧的長度為地球圓周的1/50,再以50乘賽伊尼到亞歷山大的直線距離,得出地球圓周的長度為25.2萬希臘里(約3.969萬千米),此數(shù)據(jù)與地球?qū)嶋H周長十分接近。他還首次測量黃赤道交角為23°51′19″。他在《地理學》一書中,把世界分成一個熱帶、兩個溫帶和兩個寒帶,劃定南北緯24°之間為熱帶,寒帶從兩極向赤道方向延伸緯度24°,溫帶介于熱帶與寒帶之間。根據(jù)印度洋和大西洋潮汐相似,他推斷兩大洋相通,人們可以從海上繞過非洲到達印度。還根據(jù)經(jīng)緯網(wǎng)繪制了書中的世界地圖。另著有一部受天文學啟迪而創(chuàng)作的詩篇。 最有名的是埃拉托斯特尼篩法。

    總共2頁  1 [2]

      下一頁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wǎng)站收藏,
    僅供學術(shù)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quán)為原作者所有,未經(jīng)作者同意,不得轉(zhuǎn)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jīng)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永登县| 柘荣县| 甘泉县| 安丘市| 广德县| 五台县| 原平市| 葵青区| 长沙县| 昌宁县| 台湾省| 东台市| 青冈县| 平果县| 阿克| 沈丘县| 永福县| 乌拉特前旗| 徐水县| 沈丘县| 忻州市| 青海省| 林口县| 盖州市| 西城区| 繁峙县| 高平市| 赞皇县| 永和县| 徐水县| 清苑县| 兴海县| 建瓯市| 邻水| 虎林市| 江陵县| 玉树县| 垦利县| 福清市| 右玉县| 和政县|